2013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发布时间:2天前    属于:科学研究

1、欧美争相发布脑科学计划

2013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今年一开年,一直闹钱荒的欧洲和多少还在勒着裤腰带过日子的美国都相继在解码大脑这个课题上大手笔了一把:1月份,欧盟委员会宣布,人脑工程项目成为欧盟“未来新兴旗舰技术项目”之一,并将在未来10年内获得10亿欧元的科研经费,目标是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大脑的工作原理;紧接着在4月,奥巴马宣布将从2014财年政府预算中拿出1亿美元,启动“人类大脑活动图谱”的研究计划,意在通过绘制一幅囊括大脑所有活动的高清动态图,为后续的研究“导航”。这是一个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的领域,也是一个“钱景”看好的领域,抢攻脑科学战略制高点的号角就此吹响。

人类大脑由10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相当于整个银河系的星体总数,但对于大脑这个“小宇宙”,目前的技术仅能描绘出其大概轮廓,至于密如繁星的脑细胞如何搭构出一张精巧而缜密的网络、如何彼此互动甚至联动,我们所知甚微。诚如奥巴马所言:“作为人类,我们能够确认数光年外的星系,我们能研究比原子还小的粒子,但我们仍无法揭示两耳间三磅重物质(意指大脑)的奥秘。”

堪称第二个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大脑研究计划,注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过,今年脑科学领域成果颇丰,探索大脑“小宇宙”的技术工具也愈加完备:我们有了更精确的“地图”——比现有大脑资料精细50倍的首张超高分辨率3D人脑图谱BigBrain,可让研究人员了解脑细胞之间的连接如何产生复杂的行为;我们有了更清晰的“镜头”——透明(CLARITY)化学处理方法使不透明的组织变得清晰,无需大脑切片就可以显示神经回路;我们有了更准确的模型——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在试管中培育出的微型“体外人脑”,结构和功能上都与人类大脑早期发育时的形态酷似;我们甚至尝试着控制大脑的基本活动——使用光刺激小鼠大脑海马体内经过基因修改的神经细胞,人为植入了一段虚假的记忆,这表明,对神经信号进行精准操控也并非遥不可及。

2、陨石袭击俄罗斯致千人受伤引担忧

2013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这是一次与核爆炸相当的巨大冲击,但对于太空岩石来讲,它居然还算太小,以至于预警网络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今年2月15日,一颗陨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空中留下了轨迹,尽管没直接砸到人,但在影响最为严重的车里雅宾斯克州,冲击波震碎了无数玻璃窗,这场突袭导致约1200人受伤,近3000座建筑物受损。“天外来星”的警告响在了我们脑袋顶上。

而让事件升级的是,全世界的宇航机构居然和普通民众一样,事先毫不知情,过后才通过推特(Twitter)和视频网站Youtube了解此事的。

作为一次共性失误,各国太空署的后知后觉让他们深感丢脸。随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关于小行星防御的计划议案频现。到了11月,联合国终于有所动作:联大批准了由几名宇航员提出的小行星防御计划方案,设立组织以便在成员国之间分享潜在威胁地球的小行星信息。而一旦探测到小行星将与地球相撞,将发射飞船撞击目标使其偏转轨道。其原则只有一条——先下手为强。

据估测,尚未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数量是已知的100倍还多,其中约有100万颗的尺寸达到了足以摧毁纽约市的程度,危害更甚者亦有之。而早期预警可以提高成功偏移它们的机会——倘若人类派出的飞船能够在危险小行星砸中地球5年前至10年前进行撞击,造成的偏移应足以使其从地球身边安全地“溜走”;短于这个时间的话,很可能仅剩的方案就是抓紧疏散撞击区域的全部人口;而如果连提前一年发现目标都做不到,那么我们只能端杯好酒,出门欣赏那罕见的壮观景象了。

这种事会发生吗?今年的车里雅宾斯克是运气不好。但如果20年后,我们又被击中了,就不是坏运气的问题了,那叫愚蠢。

3、美国“功能性治愈”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婴儿

2013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艾滋病的恐怖杀伤力,使得该领域的任何一丝研究进展,都会让人备受鼓舞,也因此,当3月3日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功能性治愈”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婴儿的消息传出时,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甚至惊呼“美国攻克了艾滋病”。不过,专家和很多艾滋病患者却更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一事例。

这名女婴的母亲是艾滋病患者,分娩前没有接受药物治疗或护理。医生在女婴出生30小时后,便开始对其进行高剂量的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即“鸡尾酒”疗法。29天后,女婴体内的HIV已经检测不到。治疗持续了18个月,时至今日,已经3岁多的她虽停药多时,依然“情况很好”,体内的HIV感染已被完全控制,医生宣布她已被“功能性治愈”——标准的临床测试无法检测到其血液中的HIV复制。

除了通过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而因祸得福除掉体内艾滋病病毒的美国人蒂莫西·布朗,这名女婴是第二位公开确认被“治愈”的幸运儿。尽管这是来自超常规做法的结果,因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标准,由于难以过早确定婴儿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是否呈阳性,在此之前的四到六周,应每日施以适量的预防性剂量而非治疗性剂量;尽管数据仍不足够,因为这只是个个案;尽管阻断母婴传播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为孕期及时服药,感染概率可以降至1%以下,但对于治疗新生儿艾滋病病毒感染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大胆而有意义的尝试。

有人认为这项研究对成人艾滋病患者并无太多借鉴,但就在十几天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宣布,通过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已有14名成年艾滋病患者获得了“功能性治愈”。他们的平均停药时间已长达7年。与女婴个例的共同点是,这些患者在感染HIV后最多10个星期内即开始接受药物治疗,这比一般感染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要早得多。很显然,两项研究都说明,尽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是有一定积极效果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初参与法国艾滋病研究的共有70人,除了这14位幸运者之外,其他人在停药后陆续出现了病毒回归的迹象。而12月6日再次传来令医学界备受打击的消息,两名在美国哈佛大学一家附属医院接受骨髓移植后似乎也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病情复发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除了血液之外,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可能还有其他更隐秘、更重要、更持久的“藏身之所”。

4、阿尔法磁谱仪研究暗物质首批成果公布

2013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人类最终的实验室在宇宙。但宇宙这个概念,不但涵盖了我们看得见的那小小一部分,还包括了我们尚没能力看见的绝大部分。今年4月3日,物理学家丁肇中公布了由其主持了18年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AMS-02)首批研究成果:现已收集到40万个正电子,数据误差只有1%,实验观察到宇宙射线流中正电子存在的比率符合关于暗物质存在的理论预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评价:AMS-02证明了其价值。

暗物质是目前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主要因其并不能为肉眼和常规探测设备所发现——无论先进设备用什么波段的光寻找,都不行。但我们又岂能置之不理?它在宇宙中织就一张巨网,脉络波及深远,促成的不只是我们头顶点点繁星,还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只是科学史上,人们从不曾完整揭开它的面纱。

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永远也绕不开横亘在人类与暗物质之间的沟壑。正因如此,近些年财政吃紧的西方国家,却都不愿意放弃对暗物质研究的投入。今年,“地下”的暗物质搜索暂告失败,幸而,我们还有“天上”的。

阿尔法磁谱仪2,被誉为“只要按计划实现目标就能给丁肇中带来人生中另一座诺贝尔奖杯”。它在一代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新的子探测器,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太空以1%误差这种精度进行测量”暗物质的仪器。今年的这批成果“看”到了可被证明是难以捉摸的暗物质的证据,不过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来增进这一发现”。

其实,正在我们头顶上兢兢业业的AMS-02,并不仅仅是为了揭暗物质的老底——它肩负的还有数十年来高能物理学家们一直在寻找的几个基础问题的答案:物质的最基本的成分是什么?使得这些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最根本的力又是什么?——换句话说,它要以宇宙为实验基地,回答地球提出的终极问题。

5、美国克隆出人类胚胎干细胞

2013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我们为何要对“克隆”二字谈之色变呢?即使能见到一只活生生的克隆羊、克隆牛、克隆郊狼,都和遇到一位活生生克隆人不在一个概念上。无关什么高等生物的骄傲,灵长类身体就是又复杂又脆弱,人类尤是。

在2007年以前,猴类实验对象甚至都进展不了,无法完成克隆流程中“将卵细胞里含遗传信息的细胞核弄掉”这个步骤。当时美国俄勒冈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ONPRC)的科学家用一种特殊系统完成了猴子卵细胞的“去核”,还确保脆弱的卵子一直没受损,终于通过克隆得到了猴胚胎,提取出两个干细胞来。

今年,还是这帮人,从一个患有遗传病的婴儿身上提取了皮肤细胞,将它们与捐赠的卵子融合,制造出了多个人类胚胎,这些胚胎的基因与这名8个月大的婴儿完全相同,之后研究人员从这些胚胎上提取了干细胞。这一胚胎制造技术基本上和我们熟悉的克隆羊多莉得以诞生的基础——体细胞核移植相同。

但它不叫“克隆人”。这项研究的导向是产生可用于疾病治疗的干细胞,即“治疗性克隆”,目的是只想要干细胞做治疗;如果想要“生殖性克隆”,还需要把胚胎植入任何一个代孕子宫内。不是谁愿意就可以的问题,就像造物主的神奇干预,相比其它动物,人类似乎更难被生殖性克隆,包括胚胎培育周期和代孕母亲生理周期同步问题,先期研究要用到大量卵子问题,成功率的问题……

成功率非常、非常低。此次的“治疗性克隆”成果亦如此,用ONPRC自己的话说,成败就在一线间。但其成功了,意味着人类在开发可用于再生医学的细胞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关文章

2015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改变生活的十大发明排名
太阳系中最奇特的十大卫星排名
《科学》公布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21世纪全球十大最畅销药物排行
震惊世界的十大惊天谜团排行
MIT:201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科学技术
2017年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TOP100)
2014年度国内社科界十大热点排名